活动报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科学研究» 活动报道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中国农业大学相关岗位科学家联合举办葡萄与葡萄酒学术研讨会 

来源:     作者:           浏览数: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我国的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已经成为部分区域重要的支柱产业。为了提高酿酒葡萄与葡萄酒的科研水平,促进我国葡萄与葡萄酒产业的科技进步,2014年6月14-17日在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举办了葡萄与葡萄酒学术研讨会。此次学术交流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酿酒葡萄栽培岗位、酿酒微生物岗位、无核品种选育)与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葡萄与葡萄酒研究中心(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加工岗位、苗木生产岗位)联合组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酿酒葡萄栽培岗位、酿酒微生物岗位承办。

        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加工岗位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段长青教授作了“葡萄及葡萄酒风味源泉与调控”的主旨报告,主要从葡萄酒品质评价指标、构成葡萄产品品质风格的成分、橡木桶对葡萄酒品质的提升作用、葡萄酒酿造过程中的4-乙基酚、葡萄果实结构与品质组分、优质葡萄的指标、影响葡萄酒品质的主要因素(气候、土壤、栽培技术)等方面阐述了葡萄及葡萄酒风味源泉与调控,重点介绍了栽培技术、酿造工艺对香气的影响及葡萄酒颜色的演变与控制。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苗木生产岗位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王军教授作了“葡萄果实成分变化的原因”的报告,着重从果实成熟度、光照、温度、水分、负载量及钾元素等方面介绍了葡萄果实成分变化的原因。中国农业大学潘秋红教授作了“酿酒葡萄异戊二烯代谢调控研究的报告”,介绍了葡萄果实香气物质合成途径、果实香气物质的糖苷形式、游离态和糖苷结合态异戊二烯香气物质组成、异戊二烯代谢路径产生的香气物质的组成、果实成熟过程中异戊二烯代谢产生的香气物质含量的变化、两个产区果实中乙烯介导的成熟相关信号转导基因的表达等方面的内容。中国农业大学燕国梁副教授重点介绍了利用代谢组学和转录组学的方法研究外源不饱和脂肪酸对酿酒酵母代谢及香气物质合成的影响及β-胡萝卜素及其降解产物β-紫罗兰酮在酿酒酵母中的合成等方面的内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徐炎副教授从中国野生葡萄种质资源收集评价、野生葡萄抗性基因的挖掘与鉴定、葡萄转基因改良研究、新种质创质及未来工作等5个方面介绍了中国野葡萄抗病基因功能分析与新种质创制,中国农业大学何非博士介绍了葡萄花色苷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参会人员包括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酿酒品种栽培岗位、苗木生产岗位、加工岗位、酿酒微生物岗位的4名科学家及其团队成员、在读研究生共180余名。此次会议对于进一步提高葡萄与葡萄酒研究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强化了岗位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对于促进岗位研发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大会合影

会场

段长青教授作报告

王军教授作报告

 潘秋红教授作报告

燕国梁副教授作报告

徐炎副教授作报告

何非博士作报告

提问

栽培研究室酿酒葡萄栽培岗位、贮藏与加工研究室酿酒微生物岗位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