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综合动态» 学院新闻

张振文同志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作者:             发布日期:2009-04-30     浏览次数:

       近段时间以来,通过初步的学习科学发展观理论,进一步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增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科学发展观是我党理论创新的一个突出成果,体现了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的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对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对我们了解大局、做好各项具体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提高了对科学发展观重大意义的认识

      1. 科学发展观是在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创立邓小平理论,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等一系列重要思想,使我们党的发展观发生了一次重大的飞跃。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施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战略,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等,使我们党的发展观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科学发展观正是在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2. 科学发展观是在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由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不重视社会发展和社会公平,忽视环境保护和能源、资源节约,世界各国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国家为解决能源资源消耗过大和生态环境严重恶化问题付出了高昂的发展代价;有的国家由于经济结构失衡、社会发展滞后,导致发展的质量不高、后劲不足;有的国家则出现了贫富悬殊、失业增加、社会腐败、政治动荡等问题。当代世界发展的实践表明,发展绝不仅仅是经济的增长,而必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应该是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完成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双重任务,面临着加快经济增长和保护资源环境的双重压力,这就决定了我们不能重复其他国家走过的老路,而必须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正是在深刻总结世界各国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顺应了当今世界发展潮流,反映了当代世界最新发展理念。

       3. 科学发展观是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科学分析我国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主要解决了一下问题:

      (1)怎样发展  科学发展观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体现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最新认识,因而对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2)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针对我国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领域和方面发展不够平衡的问题,着眼于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协调发展的新思路,指明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道路,因而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3)全面和谐  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出发,着眼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求我们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因而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二、把握和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推进高校教育工作科学发展

高校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核心,是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高校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毫无疑义,高校要把以人为本作为最高教育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学校教育如何体现以人为本?“教育以人为本,学生是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教师是主体”,怎样才能做到以人为本?我们知道质量是高校立身之本,育人是高校的首要责任。社会对高校的评价,学生对高校的选择,市场对高校的竞争,归根到底取决于育人的质量。高校的荣誉、地位,最终要由质量来决定。因此,高校要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科学的教育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在指导高校科学定位过程中的深化和延伸,它要求高校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办学以教师为本,全面推进教育创新,使高等教育进步的过程成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现代教育逻辑支点的核心是不断提升人的自身建设水准。人的发展是最根本的,以人为本是对人性的唤醒和尊重。真正的教育应当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让人体验美好,体验崇高,体验成功,体验快乐,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鲜明的价值判断、丰富的思想体系。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主要包括三点:(1)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2)把教育与人的自由、尊严、幸福、终极价值紧密联系起来,使教育真正成为人的教育,而不是机器的教育;(3)体现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

  1. 高校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对科学发展观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学校科学发展应明确这三个层次:

  (1)第一层次,什么才是发展  第一层次是学校发展的方向问题,也就是价值标准问题。

  (2)第二层次,为谁发展  第二层次是学校承担的使命问题,也就是发展动力问题。

  (3)第三层次,如何发展  第三层次是学校的发展规律问题。

  高校三大任务是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首要的任务是培养人才。因此,高校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是如何落实学生的科学发展,全面发展。现在在一些体制和机制上,都是侧重于学生的规范发展,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从规范的角度对高校提出一整套的要求,检查学校有没有规范。当然,规范很重要,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但是仅停留于规范,满足于规范,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科学的角度,从全面发展的角度来规划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问题。

  2. 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就是要尊高校师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

  高校确立教师和学生为高校发展的基本动力,确立教师和学生是高校发展的主体,就可以突破传统的教育理念,实现教育制度和教育管理创新。如教学改革,就能改变过去自上而下的做法,充分发挥师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根据具体情况和具体课程,从教学发展自身的需要出发,由下而上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改革效果。目前高校在如何调动老师的积极性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师的潜能没有得到有效的激发,对于老师的评价,缺乏激励性。对老师的考核,基本上停留于量上考核,更多的是以完成的教学工作量多少来衡量。使一些教师侧重于“教书”,而忽略了“育人”的责任,教师缺乏承担引导学生除学习外为人处事做人培养的责任。同时,大学强调的是培养创新性和实践性人才。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其中至关重要的是制定教学计划和调和设计要能够科学合理,能够有利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要求,其中包括教材的选定等等,教师把课上好远比把课上完来得重要。

  社会要进步,教育事业要发展,都离不开科学的教育发展观。这就要求我们要紧密结合新时期下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加强部门自身建设,落实岗位职责,转变观念,拓宽思路,不断创新,在领导的支持和同志们配合下,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理论水平,成为基层实施素质教育工作的引领者,教育教学工作上的切磋者,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同路人。做为教育工作工作者,在工作岗位上一定要认真履行职责,重在落实,切实有效地做好自己的每一项工作,成为一个“民主、正直、严谨、进取、创新、引领”的教育工作者。

  三、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重在与我们的具体工作相结合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务是发展。作为一名科教人员,学习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在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核心与内涵的基础上,做好教学和科研的每一件工作。尤其是在目前不能单纯的学习科学发展观,流于形式和过程,而是要与我们的工作相结合,统筹兼顾,突出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

  (1)认真搞好本科教学及研究生教学  树立“教书育人,以人为本”的思想,开展教学改革和教学方法研究,更新教学内容,扎扎实实的上好每节课,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2)扎实搞好科研与技术推广工作  科学研究是高校发展的重要基础,创新是学校发展的关键,技术推广以服务于群众、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生产力为目标。我们应该积极地申请项目,扎实的工作,一丝不苟的进行科研活动,争取多出成果,出高质量的成果,为社会发展及进步多做贡献。